农科教结合,彰显办学特色

2020-11-22

“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

“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是我校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培训农村劳动者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构建和完善的。模式的主体是各级各类示范户,模式的载体是各类示范项目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模式的媒介是辐射功能。“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运作就是把示范项目的新技术、新知识通过运动主体示范户,源源不断地辐射到要求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农民身上。形成了以示范户为核心,示范项目为纽带,连接广大农户共同参与的复合式、立体化的培训模式。

“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示意图

图片1.png

特点:培训对象大众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内容市场化;培训教材乡土化。


雷笋产业的兴起

溪口雷竹种植史上的三个跨跃式发展阶段--“雷竹覆盖栽培技术”,时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雷笋收入从大地雷笋亩收入500元左右,通过覆盖亩收入提高到1.5万元左右,出笋时间从春季提早到冬季;“雷竹夏秋季出笋技术示范与推广”时间是2005年开始(国家科技部批准时间2006年),雷笋亩收入突破2万元,出笋时间再次从冬季提早到秋季;“食用菌下脚料循环利用技术”即雷竹覆盖材料自主创新技术,试验时间2015年至2018年,技术趋于成熟,近两年在小范围于以推广,雷笋亩收入高达2.5万元到3万元,最高曾达到3.5万元,该技术收到五项成效:1.增收节本,2.避免土壤碱化,3.鲜笋品质明显提高,4.生态环保,5.农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经过实践,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推出,雷竹覆盖裁培技术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完善,雷笋经济效益成效显著。

第一个跨跃得益于成人教育燎原计划

第二个跨跃得益于国家星火计划

第三个跨跃得益于中国林业乡土专家落地生根计划

未标题-13.jpg

创新“嫩竹移栽技术”、“间伐竹林”、“科学施肥”“覆盖增温”、“覆盖材料探索与改进”等技术伴随着雷竹种植40年历程


实施“星火计划”项目

2006年9月,由我校承担的“雷竹夏秋季出笋技术研究与推广”实施项目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项目实施示范户从5户发展到46户,试验竹园鲜笋亩纯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全镇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未标题-14.jpg

农科实验、成果

长期来,社区学院教师积极组织农科实验,为追求雷笋经济效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特别是“嫩竹移栽”、“间伐竹林”、“覆盖增温”、“测土配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溪口社区学院全体教职工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思想,积极实施“科技兴农”计划。2010年被评为宁波市级科普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