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战疫”正能量

溪口成校—魏健勇

2022-11-22

老师们,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存现多点散发的状况。自从4.11奉化发现疫情以来,周一的夜学也已经多次变更为自学或者线上学习。疫情的反复出现,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让全体教职工做到齐心抗“疫”,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我们在周一夜学期间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党课。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开展疫情防控党课学习。

第一个方面:和大家聊聊当前全国疫情总体态势。

5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4月中旬以来,我国疫情整体呈持续波动下降态势,“五一”假期期间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4月30日到5月5日,全国日均新增报告感染者近5800余例,较高峰期下降80%。,上海市疫情近期每日新增感染者数持续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吉林省疫情仍处于扫尾阶段,隔离点和封控区以外的风险已经基本控制;北京市疫情通过区域核酸筛查和密接排查管控,扩散风险已有所降低;江西省南昌市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上饶市疫情需要加大筛查和管控力度;辽宁、浙江、河南等地近期新发感染来源不明的疫情,存在隐匿传播风险,溯源调查和管控防范难度增大。

2020年以来,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阶段、全链条防控“动态清零”阶段,以及当前的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阶段。与前三个阶段相比,第四阶段除了要强调快速精准外,更强调综合性,就是采取一些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包括对传染源的管理、传播途径的快速阻断、保护易感人群,这些措施要进行有效组合和叠加,实行尽锐出击,采取最严格、最彻底、最坚决果断措施,阻止疫情社会面传播。原则上说,在疫情早期,传播链条清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但是,当出现广泛社区传播,传播链条不清楚,出现暴发流行和规模性反弹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疫情特点、所处阶段、防控能力、社会经济水平、人口特征因素,来决定是否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

总的来说全国疫情整体形势有所好转但仍复杂严峻,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调整心态,做好长期抗疫的准备。

第二方面:在抗疫常态化趋势背景下向老师们提三点希望。

首先:希望老师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回想疫情发生以来的这三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包括最近发生的俄乌战争、东航客机坠毁事件(3.21 123+9),湖南长沙自建楼房倒塌事件(4.29 53人遇难)。这让大家都深感和平的可贵、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让我们深思: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时,我们拿什么应对,怎样应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的事情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的呢?就像这次的奉化疫情,谁会想五一回了一趟娘家,就出不了方桥?住在家中,隔天就被拉去酒店隔离?在座的老师,谁又会想到在半个月的时间50名教师要承担全校教师的课时量。面对这些突发的情况,尤其是不可预测的风险,我们需要也只有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战斗。4.11号我们有30多名教师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我们留校50名教师临危受命,一个顶两个人的工作量;我们全体班主任需要全体24小时随时等候局里指令进行学生数据摸排上报(部分家长的不理解);学校的德育、教学、后勤部门更是通力合作,加班加点,保障学校顺利运行。就是因为我校教师具有积极向上面的精神状态,在面对这些状况的时候,还是时常能看到或听到部分教师发在微信朋友圈的满满正能量,同时,有些隔离教师也是打来电话咨询,是否能来学校上课?放心不下学生,为在校教师的高强度工作感到过意不去,老师们这样敬业精神、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及相互的关怀的同事感情让我感动不已。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也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言论或些许埋怨,人之常情,不可避免。但是在这段防疫的特殊时期,我们一些老师的家属、亲人,因为是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或者疾控中心人员,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而且经常是通宵达旦地上岗,风险极高,还有其他各行各业也都因疫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当大家觉得难受的时候,就想想那些更不容易的人,他们依然这么努力。这样,我们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股力量。

除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当前疫情下,也希望老师们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注意饮食、睡眠和运动,大家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饮食、睡眠和运动,切不能因为工作或学习影响了自己,一定要把身体的安全和健康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其次:希望老师们能够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落实防控要求。

当前,正是疫情反弹的高风险时期,(截止今天方桥5.1疫情已经增加到29例,所幸都是发现在隔离点)刚才马校长已经对疫情防控做了周密的部署、严格的要求,希望所有师生员工都能保持高度警惕,坚决落实防控要求,以实际行动履行防疫责任,保护好自己,不给家人、集体和社会、国家增加负担。在校园疫情防控方面,要做到“四好”:一是“把好门”,严格实施校门管控,认真查验身份、测体温、检查健康码、行程卡等相关信息;二是“管好人”,做好在校师生健康监测工作,鼓励大家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三是“控好物”,做好快递、包裹和其他进入校园物品的疫情防控各项常规检查,以及校内垃圾清运和公共场所管理;四是“备好勤”,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并经常演练,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全面启动。

关于疫情防控面向老师我在强调一下几点:1.严格落实两点一线上下班制度,除特殊原因不去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地方(部分教师意识还是不强,导致轨迹交集);2.严格落实审批制度,(根据局里规定,出区学校审批,出市局里审批);3.外出时做好自身防护。

最后:希望老师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服从。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位要具有珍惜、感恩、服从意识。

要懂得珍惜。对于国家,从免费治疗到免费疫苗,投入几千亿甚至上万亿,对于任何一个患者从不放弃,有一90多岁老患者,耗资300多万,国家不遗余力,期望的是要珍惜成果,得到您的支持。对于我们,更要珍惜这一份工作。面对疫情,各行各业停产停工,有人只能拿基本工资,有人没有收入,也有人赔钱,面对疫情下的裁员潮,老师依然可以按时拿到全额工资,作为老师应该感到庆幸。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医生和护士,在疫情来临时,都签下了“生死书”,如果有需要,每一个人都可能会走向“战场”。看到那些感染的医护人员,看看那些在一线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感到庆幸的,因为我们不需要走向危险的“抗疫情”一线。通过这次疫情,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承担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任务,而不只是“教书匠”,这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不是每一份工作,都有这个功能,作为老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入更多更高层次的价值观教育,而不是功利性的教育。

要学会感恩。疫情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的世界观。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命运共同体思想、RCEP组织加入,都在疫情背景下显示出了中国声音、中国身影和中国智慧。英国1.5万小留学生,国家不计成本满足要求,体现大国担当,我们14亿人,每人一个需求就是14亿个,每人不配合、出现一次疏漏对于国家就是千疮百孔。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不少国家选择了躺平,英国,每13人中有一个确诊;美国,新冠已经入侵权力殿堂(美司法部长、商务部长、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等多名政界要员“中招”);日韩:放宽防疫后,疫情持续反弹;全球已有超4.9亿人感染新冠,逾617万人死亡。一些国家的死亡率已达到自大流行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奥密克戎株传播速度快,以及没有接种疫苗的人面临更高死亡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如果中国选择躺平,你以及你的家人、朋友的健康和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我们要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由于强大的祖国,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换来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平安 生活。

要有服从意识。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要服从国家决定、政府号召,只有每个人的服从,才能换来大家的安宁。(前段时间江口街道虚假的封控区图片,形成恐慌;阳性母女到杭州事件)德国总理默克尔用近乎乞求的要求:避免聚集,不要让今年的圣诞节成为和祖父祖母在一起的最后一个节日。疫情防控事关生命至上,加上病毒传播的机理特征,谁在疫情防控中肆意任性,无疑是谋财又害命、损人不利己,给国家治病救人、挽救生命造成财产损失,也给他人和自己生命健康造成潜在危险。一切行动、言行都得服从疫情防控大局,保持对生命和人民的敬畏、对规矩和法律的敬畏,切实以自觉自律、自警自省做到服从指挥、服从号召,主动支持村、社区等党员干部、基层民警、医疗人员的防疫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堤坝长城。

今天跟大家聊了这些,就是希望我们的老师从身体到心灵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尤其在疫情反复无常之时,请大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冷静;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质问,多一些担当、实干。愿我们每天坚持给自己做一次“思想检测”。这样,新冠病毒就不会感染我们的身体,精神的病毒也不会侵蚀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也将更早地迎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